首期豆瓣評分9.1?廣電“限娛令”新政後,退出黃金檔的《極限挑戰3》重磅回歸

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:娛樂獨角獸。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和訊網立場。投資者據此操作,風險請自擔。

“勸退?這一季都不會有他?”帶著對預告中一則“爆料”的疑問,觀眾迎來瞭翹首以盼的《極限挑戰》第三季。

7月9日晚,備受矚目的《極限挑戰》第三季終於開播,“極限男人幫”也全員回歸。截止目前,豆瓣上已有超4200人為其打分評價,評分高達9.1。主話題#極限挑戰第三季#微博閱讀量也已突破1億。


從首期節目的播出不難發現,本季《極限挑戰》雖然播出時間有所調整,但還是“原來的配方和熟悉的味道”。同時,節目定位也轉變為“星素互動勵志體驗節目”,為響應政策號召,節目變得更加“親民”,雖弱化瞭成員之間的互動,但素人尤其是勞動人民的滲入感更為強烈。

同期內似乎並未有競爭對手的《極限挑戰》一路走來卻並不平坦。回首來時的路,先是遭遇“限娛令”,後又遇到“黃金檔禁止全明星陣容綜藝”,開播之初更是陷入“抄襲門”。但第三季開局能獲9.1分的高分,正是印證瞭節目一路走來的“見招拆招”。

一紙禁令也難擋收視、口碑雙豐收

一直以來,暑期黃金檔便是兵傢必爭之地,但隨著前段時間廣電總局對各大衛視黃金檔的節目調整,第三季度起全明星陣容的衛視綜藝無緣晚間19:30—22:00的黃金檔,星素結合的綜藝節目以及文化類節目取而代之成為“寵兒”。

受此禁令影響,於今年7月回歸的《極限挑戰3》播出時間由前兩季的21:00推遲到22:00。饒是受到一紙禁令的影響,往後延遲瞭一個小時,但放在7月暑期檔播出,既完美的避開瞭《奔跑吧》,又沒有其他等量級綜藝與之相對抗,所以整體收視情況並未受太大影響。


於2015年6月進行首播的《極限挑戰》第一季,一經播出便碾壓同期600多檔綜藝節目,霸占熒屏。

據CSM50城市網收視數據顯示,《極限挑戰1》播出共12期節目,收視率最高達2.9%,收視份額高達9.24%,收視排名穩居前3。

2016年4月回歸的《極限挑戰》第二季表現依然搶眼,據CS台中商標申請流程M50城市網收視數據顯示,《極限挑戰2》播出共12期節目,收視率高達2.97%,收視份額在最後一期達到9.60%,收視排名穩坐第一。就連尾聲的“極限公益演唱會”也創下3.26%的收視率。

從首播收視率和市場份額來看,相比第二季首期收視率的2.076%,這一季雖然下降到瞭1.606%,但市場份額則由第二季的6.73%上升到瞭7.73%。

強勢回歸的《極限挑戰3》雖然數據搶眼,但評價也並非一邊倒的好評。“勸退”設計太套路、出租車司機的黃磊挽救一對戀人感情的設計太虛假、“極限男人幫”成員間互動太少、後期差強人意……究其原因,與節目這一季的定位脫不開幹系。

破局“限娛令”秘訣:親民+正能量

早在2015年,廣電總就便對“星素互動”提出瞭相關要求:避免過度明星化、關註普通人,提高素人參與真人秀節目的比例……《極限挑戰3》的定位變化也算是對政策的一貫響應。

退出黃金檔的《極限挑戰3》定位為“星素互動勵志體驗節目”,於是為增強素人參與度,節目第一期沒有邀請明星嘉賓,而是以素人為節目主題。素人的分量、鏡頭增多,“極限男人幫”的“戲份”自然有所減少,但這未必不是件好事。

大部分綜藝節目在設定之初,往往隻考慮到用明星“擺陣”,明星玩什麼遊戲、怎樣玩遊戲成瞭節目的創意研發目的,節目的頂層設計和價值目的卻被忽略。在市場綜藝不斷“進化”的今天,娛樂性不再是衡量一檔節目的唯一標準。要真正走進觀眾內心,除瞭必要的娛樂要素外,節目還需要傳達出必要的深層次內涵。

雖有諸多節目高舉“正能量大旗”,但能做到趣味性和社會性完美融合的卻少之又少,能從一眾戶外節目中脫穎而出贏得觀眾的青睞,離不開《極限挑戰》標新立異的節目內核和直擊觀眾痛點的表達形式。


不難看出,節目在增加素人比重外,也在極力向公益、正能量方向靠攏。除瞭體驗各種職業外,“男人幫”成員還走上街頭尋找各行各業“喚醒城市的人”,邀請他們共同參加晚宴,致敬基層人民。成員們化身基層勞動者,體驗各行各業百態滋味,這樣的設定在前兩季中也屢見不鮮,也正因如此才讓廣大網友直呼“原來的味道”。

在觀眾眼中,《幾點挑戰》六位成員早已不再上高高在上的明星,而是成為勞動者的“代言人”,通過對各行各業的親自體驗,為觀眾展現勞動者的辛酸苦辣。

在高喊“星素”口號的當下,《極限挑戰》雖身為全明星綜藝,但素人的比重卻一度蓋過明星,節目立意也符合國傢政策要求。善於把控“風向”,又懂得“隨機應變”的《極限挑戰3》頻頻“破局”似乎已成意料之內的事。

“見招拆招” 的《極挑3》能否制霸熒屏?

國內綜藝陷入版權紛爭已屢見不鮮,《極限挑戰》也不例外。第一季開播後,《極限挑戰》便被質疑抄襲韓國綜藝節目《無限挑戰》,在一片質疑聲中節目迎來瞭第三季,通過對內容的不斷創新以及節目設定的與時俱進,成功“洗白”。

相比韓國《無限挑戰》,如今的《極限挑戰》佈局整個城市,素人的參與、明星與素人的互動、對素人的深層挖掘,使節目早已跳出格局。看得出來,《極限挑戰》節目組追求的不僅是有意思,還要有意義。

第一期節目中,為瞭讓早餐店老板提早回傢過年,黃磊和王迅天沒亮就起床來到店裡做早點,同時也為建築工人親手準備瞭50份早餐,結束後又和羅志祥以及張藝興一起來到寵物店為狗狗洗澡;孫紅雷也一早起床為別人清洗面包車,之後和黃渤騎上三輪車,挨傢挨戶送酸奶……


?a href="http://surpassip.8e.com.tw">申請商標流程鳛閲鴥葎蓊^強勁的綜藝節目之一,《極限挑戰》有意識地將社會熱點囊括進來,不是牽強的生搬硬套,而是以更為巧妙的方式讓社會情感貫穿其中。通過任務設定,以及“極限男人幫”成員的對任務的實踐與感悟,過度到對整個社會的關註,完成內容思想的一次提升。

《極限挑戰》雖然能從容“機智”的面對每一次政策調整,也能討巧直擊用戶痛點,但對正能量的進一步追求也使節目迎來更大挑戰,那便是如何平衡戲劇性與生活化,趣味性與話題度。


從首期節目來看,《極限挑戰3》的成功之處在於開局點題,落定節目致敬城市勞動者的主題意義,同時設置懸念引發關註。

但遺憾之處也很明顯,邏輯線索不太清晰,節湊過於松散,素人鏡頭雖多但參與感不太強烈,因此引來諸多吐槽。

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綜藝市場,觀眾和市場對節目要求越來越高,口味也越來越挑。節目若是長期保持既定的流程和框架而不創新的話,很容易讓觀眾產生審美疲勞,創新力如果跟不上就會陷入“換湯不換藥”的尷尬境地,口碑下滑的情況便在所難免。

隨著《極限挑戰3》的後續播出,這份“雞湯”無疑將常霸網絡熱點。“見招拆招”頻頻破局的節目又是否能夠繼續突破自我不斷迎來蛻變?仍有待觀察。

(本文為娛樂獨角獸原創獨傢稿件,未經授權禁止轉載!)

文章來源:微信公眾號娛樂獨角獸

(責任編輯:宋政 HN台中商標註冊代辦002)


和訊網今天刊登瞭《首期豆瓣評分9.1?廣電“限娛令”新政後,退出黃金檔的《極限...》一文,關於此事的更多報道,請在和訊財經客戶端上閱讀。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AUGI SPORTS|重機車靴|重機車靴推薦|重機專用車靴|重機防摔鞋|重機防摔鞋推薦|重機防摔鞋

AUGI SPORTS|augisports|racing boots|urban boots|motorcycle boots

arrow
arrow

    uww163x3z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