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ml模版從專註到大眾,小米儼然成為一傢百貨公司
7月16日下午,小米召開媒體溝通會發佈新品。發佈小米電視2S和小米凈水器,發佈會上,我們見到瞭熟悉的小米模式,雷軍在臺上列舉著用戶懂或者不懂的數據,給用戶交代著各種論據,最後紅字打出一個大大的價格。



前一段,當小米推出小米插座的時候, 我寫文章說小米已經成瞭一傢偽裝成手機廠商的百貨公司,而如今雷軍在百貨台中申請商標代辦公司的道路上越走越遠。

一、小米體系的價值最大化

在小米做手機的時候,我們總結出來一套小米的體系。小米先從MIUI入手,然後硬件做出來小米手機。而雷軍在互聯網傳媒上早有佈局。雷鋒網、快科技在小米手機的傳播上起瞭不小的作用。

而在小米手機成功之後,先是通過小米的連續搶購,把小米官網建成瞭京東、淘寶後最大的電商。

然後小米註冊瞭移動支付公司,申請瞭虛擬運營商資格,隨時可以建立封閉的支付渠道,小米投資迅雷,投資影視公司獲取內容。

華為提出雲管端,小米自己有端,虛擬運營商算管,雲沒有。沒關系,花錢買,於是小米投資世紀互聯,拿下雲服務。

在媒體宣傳上,小米又投瞭一個新的財經媒體“界面”,更有王自如這種用來打擊對手的自媒體。至於微博微信上KOL更是難以計數。

小米甚至還想學阿裡,搞貨幣基金,投資民間銀行,一系列的擴張,把小米帝國搞瞭起來。

而小米搞起來以後,也就不再把目標局限在手機上,小米開始賣電視,賣平板,投資20多傢智能硬件公司,賣各種各樣的智能硬件。最後,產品無所謂,隻要是看起來有市場容量,有較高利潤的小米都做。

於是,血壓計,空氣凈化器、接線板,再到今天的凈水器,小米唯恐自己搭建的這套體系沒有發揮出價值,拼命的擴展。

二、從台灣商標註冊代辦專註到不專註

我們要承認,小米手機在2011年是出色產品,雖然後來競爭對手追瞭上來,但是在2011年底,小米一代是無敵的。

雷軍自己是手機發燒友,和黃章一起混瞭一段時間,先從MIUI入台中註冊商標流程手,對UI和用戶體驗已經有瞭相當的瞭解。

而雷軍又找來瞭周光平的團隊,有成熟的模板,最終造就瞭小米手機的輝煌。

雷軍和小米公司對智能手機的參與度是非常高的。雷軍一直再說,快,極致,專註,甚至產品型號也學蘋果一年一款。

但是,現在小米公司擴展的產品,反而失去瞭雷軍以前所說的東西。

我們看看雷軍在小米2S電視上的宣傳,拿3D遊戲幀數數據來證明自己的芯片強大,問題是30多幀遠遠達不到60幀的流暢標準的,都是不流暢,拿50步笑百步例子來宣傳,這顯然是沒明白。

雷軍宣傳NTSC的色域是80%多,但是現在流行的隨便一臺OLED的電視NTSC色域就能過100%啊。LCD色域這個項目是弱項,你反而拿出來當賣點,不是給競爭對手找口實嗎?

至於公證處證明盲聽有優勢,這個就更離譜瞭。盲聽對比也行,得有條件啊,隨便拉人聽,開個音效,調個均衡,選個曲子,200元的音響壓到10000元的沒難度,這個糊弄不瞭內行啊。

電視顯然不像手機那樣是雷軍的愛好,小米也就失去瞭專註。找一個便宜點的OEM廠商,參與下設計,就貼上小米的牌子,納入體系來賣。專註,極致體現在哪裡呢?

小米空氣凈化器是萬利達做得,這個凈水機不知道是哪傢廠商的OEM。這種東西小米真的能完全控制得住用戶體驗?

小米接線板前後出瞭至少三種版本,內部差距不小,用戶體驗真的沒問題?

三、過度擴張透支品牌

2015年,中國的智能手機市場已經飽和,進入到淘汰期。小米盡管還是最優秀的廠商之一,但是也無法保持前幾年的高速增長瞭。

雷軍前不久剛剛把小米手機的銷售目標從1億下調到8000萬,但是公司增長率和流水還是要的。

於是小米拼命的向其他領域來擴張,這種OEM模式,可以給小米增加流水,推高估值,至於產品還是不是專註、極致/快,雷軍已經顧不上這麼多。

其實,在推紅米以後,小米的品控和口碑在互聯網上就已經有瞭一些反應。量大以後品控難做,即使在小米熟悉的手機領域也不省心。

而小米如今什麼都做,什麼都貼小米的牌子,一旦出瞭問題,對剛剛豎立起來的小米品牌會是重大打擊。

小米手機的定位讓小米Note不敢定價3000元,而小米做的各類產品一旦被貼上便宜沒好貨,互聯網牌子不靠譜的標簽,那小米的品牌就被透支瞭。

小米想做百貨公司,但是百貨公司也不容易做,產品一旦有問題,用戶不會去找OEM廠商,而隻會找小米。雷軍準備好瞭嗎?

筆者是小米手機的第一批用戶,排名大約在3萬-5萬吧,但是對於小米的這些貼牌OEM產品,筆者持謹慎態度。筆者認可雷軍說的專註,極致,快,但是筆者不認為現在的這些小米貼牌產品體現瞭雷軍所說的東西。

雷軍在百貨公司的道路上越走越遠,他還記得初心嗎?

作者:maomaobear | 來源:創事記

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
arrow
arrow

    uww163x3z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